郎胤秋篇.
神都城入了秋日,早晨时已然有些许微凉了。
层层叠叠的花楼下,有个估摸六岁左右,眉宇精致的小男孩坐在门槛上。
他怀里抱了只碗,慢悠悠的吃了起来。
现如今街道上人烟稀少,但花楼里来寻欢作乐的男人则更多了,每次看到他,还有几个好心的愿意赏个碎银。
日子便也就慢慢的过了下去,也不知是第几个春秋…
他阿娘非常美丽,但二十多岁的年纪有些沧桑了,阿娘有时会用手温柔的抚摸着他的面颊笑盈盈道:“阿娘教你识字好不好啊?”
青秋闻言喜悦的笑了起来,与娘一同在大堂里念字,有几个弹奏琴弦识些小字的姐姐也会来指导一二 。
大妈妈说他们可笑,教一个烟花之地人的孩子识字又会有什么结果?
更何况连个爹都没有,只是长的俊些。
其他识些字的姐姐都好言相劝大妈妈,大妈妈本来对这些女人家就心软,自然也不在说风凉话了。
岁岁年年人不同,秋日是来了又走,走了又来。
“我的秋儿都十岁了,真是过的好快啊。”阿娘喜悦道。
那晚来了好几个平日里颇为照顾他的姐姐们,偷偷摸摸的给他塞碎银子,让去买块糕点吃吃。
大妈妈知道此事后,直说阿娘见外,亲手下了碗有猪肉的鸡蛋长寿面说:“小没良心的,大妈妈我能亏待了你们!”
他直说不是,但却偏偏吃了面条后泪水滑落下来。
鼻水眼泪混在一起,瞧着难看死了。
阿娘一直笑着说他:“哭的难看死了!”
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大妈妈也笑的止不住,难得的坦率道:“一会让秋儿吃饱了给咱这楼提个字,我倒要瞧瞧你们成日里非让他识字学习的成效,提的好了我重重有赏!”
他闻言心里莫名涌起无尽的喜悦,刻不容缓的吃着面条又雄赳赳气昂昂的道:“感谢,大妈妈赏识!”
坐在一旁嚼花生米的姐姐们,笑的没心没肺,往日面上的冷若冰霜,高岭之花全然不见。
还有几个教他识字的姐姐也捏了把冷汗,用手瞧瞧少年脑袋严肃道:“秋儿,到底会不会啊?万一大妈妈这次的奖励是要送你去学堂呢?”
“可不是嘛,姐姐我也能提点你两句~”
他将碗里的清汤,鸡蛋渣子吃的干干净净,又用袖子抹了抹油腻腻的唇角,折起袖子道:“我肯定行!如果是上学堂的奖励千古名作我都行!”
他人将宣纸,毛笔拿了过来。
青秋虽识字多,但笔却是少碰偶尔有些文人墨客看见他在门口坐着读书,都会找个笔显摆显摆,提点他两句。
不经意间,他自己都有些颇为紧张,身旁原本嬉嬉闹闹的姐姐们也全然不说话了,一双双白玉盘样的眼投来,看着宣纸上的诗句皆是大吃一惊,喜的合不拢嘴。
青秋叹出一口气来,笔一放大妈妈便将纸拿了过来蹙着柳叶眉念道:“《今时月》
今宿风清月朗,醉梦抬眼相望,最是人间红尘客,渡步仍是醉香。”
满堂来彩,一个个喜悦万分的大声夸赞好诗好诗,说是凑钱都要送他去学堂。
阿娘一直以来忧郁的脸,也喜的弯了眉夸道:“小状元郎,什么时候这么棒了?”
大妈妈蓦地拍了拍他的肩膀,拍的噼里啪啦的响才娓娓道:“你也是下了功夫,今后等世道太平下来,大妈妈我第一个送你去学堂。”
青秋顿感心中被一块块蜜糖填满了,不然为什么会如此快乐?
只不过这些蜜糖全然是对他好的姐姐们,一块,一块填起了别的孩子的欺凌,尝受不到父亲的感受,与身陷‘风尘’囫囵的痛苦。
他抱住大妈妈,将头埋进中年女人的怀中低声道:“谢谢大妈妈…秋儿最喜欢您了~”
闻言女人明显愣了瞬,漂亮的脸庞一僵红着脸蛋,轻柔的拍着怀里少年的背道:“你倘若以后不拿状元,那就是亏了这些姐姐妹妹们对你的栽培!”
青秋又道:“秋儿定然不负母亲,大妈妈姐姐们的期望!”
有些女人家们也张开了怀抱,满面醋意大发的嘟囔着“秋儿,姐姐也要抱抱!”
姐姐们全部一拥而上,紧紧的搂着青秋将他嘞的喘不上气才放开。
一个个都当宝似的…在外时,别人都看不起他是烟花女子所生,还戳脊梁骨的骂他没爹要。
但,都是过往云烟了,至少在这个算不上家的地方,他有了爱他的人,有了一个真正的属于他归属的‘家’
番外:
“这诗作的真不错啊…回来贴哪呢…”大妈妈站在屏风前,想了半天。
最终,她从床下拉起一个大箱子,从中将这歪七扭八字体的诗,夹在了账本里面。
似乎,这样会安心一些?